招生就业办公室(校企合作处)2014年工作计划

作者: 时间:2014-03-13 点击数:

一、招生工作

(一)总体思路

1、搭建招生信息化平台,引进计算机专业优秀人才,在招生数据库的创建、网站的建设等方面,实行专人负责管理。

2、研究、制定招生宣传方案,扩大招生队伍,真正做到全员参与、全年宣传。将招生工作包干到系部、处室,责任到人,形成长期有效的招生宣传体制,争取更多优质生源。

3、进一步优化招生专业结构,加大招生与就业及考生需求挂钩的力度。

4、制定招生奖励措施,吸引优质生源填报我院。

(二)工作要点

1、召开2013年招生工作总结暨研讨会。

2、进一步修订、完善学院招生工作管理办法、工作责任制及招生章程。

3、会同教务处、各系部研究制定2014年各省各批次招生专业及计划数,报院招生工作领导组审议。

4、认真做好2014年自主招生计划上报、录取工作,加大自主招生宣传和监督力度,确保自主招生圆满完成;

5、根据各省教育招生主管部门统一部署要求,认真落实2014年普通高考招生计划工作的申报、审批、核对等工作。

6、制定2014年学院招生宣传方案,编制招生宣传材料,做好宣传人员的培训工作。

7、在保证生源数量的基础上,努力提高生源质量。主动邀请、热情接待来访学校领导及老师、学生,主动到重点生源地区、学校进行宣传。

8、认真做好2014年省内外各批次的招生录取工作。

9、制定招生激励措施,提高录取分数,鼓励优质生源报考我院。

10、协助相关部门做好新生入学的接待、咨询和资格审查等工作。

11、对2014年招生录取各项数据进行分析、总结和归档。

二、就业工作

(一)总体思路

1、认真做好2014届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工作。

2、结合市场需求,发挥学校在基础设施、专业设置、素质教育等方面的优势,为学院专业设置及课程建设提供依据,为进一步维护我院就业市场打下基础。

3、扎实推进“双困”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。

4、拓展就业市场,加强就业单位进校招聘资格审核力度,规范招聘程序,引导毕业生服务地方经济。

5、完善就业工作二级管理机制。

6、高度重视2014届毕业生就业派遣工作,完善派遣工作机制,确保派遣工作安全无误完成。

7、做好毕业生人事代理工作的宣传与服务工作。

(二)工作要点

1、召开201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、研讨会议,总结就业工作经验教训,研讨201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设想。

2、进一步修定、完善学院就业工作管理办法、工作责任制及招聘企业准入考核办法。

3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就业网站建设。

4、深入一线考察企业,重点在芜湖和合肥地区就业,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。

5、利用校友资源进一步挖掘一些有合作潜力的合作企业。

6、做好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,收集优秀毕业生资料,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提供第一手资料。

7、建立“双困”学生档案,解决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实际困难,努力提高就业服务水平,促进毕业生和谐就业。

8、进一步完善就业工作二级管理体制,充分调动系部的工作积极性。

9、毕业生就业派遣、改派、人事代理等常规工作。

10、启动201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。

三、校企合作工作

(一)总体思路

1、进一步推进工学结合,引企入校,构建长期战略合作平台。

2、创新校企合作模式,丰富校企合作内容,完善管理体制。

3、进一步规范订单班管理制度,注重工作绩效。

4、争取更多的合作企业捐资助学及校企共建实验室等项目。

5、在教科研方面与企业加强合作,争取在形式和内容上有所突破。

(二)工作要点

1、加强与用人单位联系,开发新的订单式培养单位,使参加订单班人数有进一步增长,确保学生主流就业岗位的质量。

2、创新校企合作形式做一些有益的尝试。

3、对专业较集中的校企合作班,加强系部的二级管理。积极协调好订单班的教学和实践工作,特别是教学计划的修订及工学结合工作的协调。

4、宣传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社会责任,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捐资助学。争取企业捐资助学及校企共建实验室等项目有进一步突破。

5、大力宣传学院成教(培训)部和学院为“芜湖市第一职业技能鉴定所”等资源优势,更好地服务企业、服务地方经济。

6、根据学院自身的条件和优势,积极寻找教科研合作项目。

版权所有:安徽机电职业学院招生信息 地址:皖芜湖市高校园区文津西路16号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    邮编:241002

联系电话:0553-5975118、5975116     招生QQ:1545168648、1545664403